我想要知道:拍照時的透視感與壓縮感是啥?

 2021.2.7

我想要系列都是我自己日常突然想到某個問題就去問問google大神加上我自己腦袋裡的雜七雜八,隨手記下的筆記,路過的朋友有興趣就自己參考看看,有對有錯就自己判斷,若再有興趣,歡迎討論交流:)

====================================================

今早突然想說用超廣角鏡頭來拍我家的東哥,試試看。東哥是我家的寵物狗勾,雪納瑞,男性,今年13歲。

圖一. 東東, 2021/Feb, Pixel 3 手機主鏡頭  26mm等效焦距

拿起塵封已久的 16mm (for APS-C)鏡頭,一拍就覺得太讚了!這照片太有fu了。

其實,內容本身就一般般,就是東哥在睡覺,用個廣角鏡靠很近來拍,做出大頭狗效果,看自己家的狗都是特別可愛的,是吧😂
圖二. 東東, 2021/Feb, Sony A7M2 16mm for APS-C (等效焦距:26mm)

其實覺得拍得太讚有一部分來自:自我感覺良好😁
也就是 
不熟悉的空間感照片
延伸地就想到說:
熟悉不熟悉? 為何有不熟悉? 
空間感? 阿不就我們身處的空間,不然還有其他空間? 
(阿飄的靈異空間👻不在今天討論的範疇,也不是我的專長啊) 

先說說--熟悉與不熟悉
我們人腦與環境之間橋樑來自五感: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 皮膚
其中眼睛耳朵鼻子直通大腦,因為這些環境訊息很可能會關乎生命安危,所以神經傳遞路徑要短。其中,大約80%的環境資訊是透過眼睛的視覺,所以眼睛才叫靈魂之窗呀。 嘿嘿

眼睛裡有視網膜-水晶體-瞳孔對應到相機叫做感光元件-機身-鏡頭,這樣只是大概的比喻,眼睛的厲害遠遠超過相機。

總之,人的眼睛是不會 "變焦的",也就是說人眼睛是定焦鏡。你有看過誰站在原地就可以放大看到遠山裡的猴子在笑,頂多說他的視力很好,可以辨認出遠處山裡的那個小小的猴子在笑,這與視力或者解析度有關。(超人不算👺)

好,焦距這個東西就是看出去的角度,可視範圍越大,焦距越短,就是廣角鏡 (Wide-angle lens)。反之,範圍越小就是望遠鏡(telescope)。人的視野範圍是固定的,就是固定的視角,就是定焦鏡頭,一般來說人單眼視野相當於50mm的鏡頭視角,雙眼是35mm。

有人說:50mm與人眼視覺影像相當,所以50mm是標準鏡頭。

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人眼影像是雙眼的,所以35mm的影像才是人們熟悉的影像,除非是獨眼龍。而,所謂“標準鏡”是一種籠統說法,標準是被制訂出來的,制定這件事情就跟這個領域的強者們有關,強者們說定的就是標準。標準鏡的緣由,有各種說法,可以去問問google大神們,有很詳盡的推演與考究,這邊就不多說了。

所以,人的視覺對於環境會有個熟悉的樣子:光影,明暗,大小,遠近,物體角度,色彩濃淡,輪廓清晰模糊。這個熟悉與環境有關,也就是跟地球的經緯度有關,就是太陽與地球的關係:台灣人跟日本人對於天空顏色的熟悉就是不同,高緯度國家的天空比較藍,住在低緯度的人習慣看飽和色彩,高緯度斜向光時間較長所以拍人好看,低緯度常常都是頭頂光,所以夏天就不好在外頭拍人像...等。還有就是地心引力,東西放手就是會往下掉,或者太陽就是會東起西落,這個會影響人的方向感,稱之為視覺的異方性。

好,再回來。
總之,所謂的熟悉就是眼睛這個接受器長期生活在這個固定的環境,腦袋裡的影像資料庫就大概會固定是那些,而當我們突然看到平常不熟悉的影像,就會覺得新奇有趣,就像歐美人來台灣看到街上都是機車時,會覺得太有趣了,對於台灣人而言:阿不就機車,每天上下班都是一大堆擠在路上,有趣個鬼呀:)

還有,這些年新興的空拍照,人們自古就被地心引力綁在地面上,除非坐飛機上天去,不然幾乎看不到天空往地面的影像,這樣過去"不熟悉的影像"就會顯得"有趣"。

還有,有沒有覺得手機拍的會比現場好看呢? 因為手機鏡頭大多是28mm左右的視角,與肉眼的35mm不同,所以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就會讓人感覺好像有厲害捏。

當然這個又可以扯到鏡位角度:要仰角拍,還是俯角拍? 為何仰角會帶來偉大感? 因為古代人對於高官或威權人物都是要跪下地抬頭說話,或者我們都是仰望神仙的,所以腦袋裡的記憶庫就會知道把仰角照片與偉大感聯想在一起。鏡位角度的話題,還可以扯一大段,以後再說。

總之,不熟悉的影像會吸引觀者來看,但是要讓觀者久看,還是得依靠內容。何謂是好的影像內容? 以後再開一篇來說說

再來是空間感--
我本身不是建築專門,沒辦法用太專業或理論的解釋,就從"
看照片"這件事情來說說看空間"感"。
一張照片若說好有空間感:就是讓人覺得好像身處於照片的那個空間裡。而,照片是平面的,不是立體的,理性地人是不會真的在照片裡面,而是照片有一些元素可以讓人“感覺”身歷其境。

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大小 明暗 清糊。

空間感的相對是壓縮感--
一開始也覺得壓縮啥鬼呀,後來慢慢才知道,壓縮就是前後的物體看起像是疊在一起。阿不是廢話,照片就這樣薄薄的一張,前後景能不疊在一起嗎? 噗
的確,攝影就是要將3D的景物轉成2D的照片,嚴謹來說,應該是轉換成影像,若在輸出印在相紙上那就是照片。所以去掉會形成空間感的要素的照片就會看起來“感覺”前後景疊在一起,就像被壓縮了,如下圖:

這張我是用長焦變焦鏡100-300mm,不記得正確的焦段,不過總之就是蠻長的焦距拍攝的。
這張就是一張壓縮感的照片: 沒有光影,沒有明顯的近大遠小,也沒有清晰模糊的淺景深。
實務上的操作:要陰天,要長焦,要小光圈,最好顏色低飽和低對比,不然就用黑白。

通常,長焦拍人像美眉會把光圈開大些,虛化模糊掉背景,主要是要凸顯主角,避免背景干擾視線,叫你專心看美眉麻豆。這樣的照片,因為前面清楚的麻豆與模糊的背景,這樣還是會有空間感,不太會讓人有所謂壓縮感。這種拍法,要小心的地方是,這張照片若是去美麗的法國遊玩時拍的,過度模糊掉的背景誰也認不出來這是哪裡,這樣就算我說這是你家巷子口拍的,也是成立的。所以在旅遊照上,要適量地留下環境訊息,當然,若重點是人像外拍,那就專心在麻豆上吧。

顏色與光影都可以後製,但是長焦拍出的前後景大小變化小,與光圈景深控制的清晰模糊,這兩樣比較難後製。焦段與景深影響的不只是透視感與壓縮感,其他的再說。

今天這裡先討論焦距與透視的關係,前提就是光圈控制在全景深清楚的狀態下,這樣討論間簡單些。

透視就是包含壓縮感與透視感,或者稱為:壓縮透視與誇張透視。

接下來講講透視感與鏡頭焦距的關係

透視感的英文名字叫做Perspective,名字本身聽起來很玄,簡單來說就是近大遠小,也就是說:看東西時,自然地就是靠近眼鏡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大。就是你拿一塊錢很靠近眼睛,在視覺物理外形尺寸上來看,一塊錢會看起來比後面很遠的電視機還大。但是,因為我們腦袋資料庫已經知道一塊錢實際大小遠比電視機還小很多,所以大腦會直接判斷這個一塊錢很接近我們。

再講講:近大遠小
視覺與大腦對與影像的判斷是非常非常迅速,因為若是生命危險訊號就要立即反應行動,就像有個不認識東西在眼前本來小小的,突然變大,我們都會覺得它朝我們飛奔而來,就會不知覺的往後退一步,以便躲開不知名的危險,但是這個東西若是我家的東東或你家的狗勾,你當然不會躲開,還會伸開雙手,等著他飛撲上來 :)

視覺對於物體的遠近距離感不僅來自尺寸大小,還有色彩的濃淡(俗稱空氣感),左右眼的影像堆疊所形成的立體感...etc

嗯.....今天是要講的照片的透視感與壓縮感

在此強調,所謂的xx感就是與人的感受有關,所以在討論透視"感"就一定要與人,包括 攝影者 觀看者 被攝者。

記得去年攝影課,老師的名言:拍攝的距離就是心的距離

你的相機與拍攝的主角的距離,可能是人是貓是狗或者是無機物,這個距離越近,代表你們之間的關係越親密,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比較溫暖。就像你在街上不可能拿著相機很靠近拍路人吧? 除非你做好要被揍一頓的準備,不然就是會被當作變態抓到警局,當然用手機偷拍是另一個暗黑的領域,先不談。

不過,以上的說法僅限於攝影者與被攝者(A)之間的關係。
若考慮被攝者(A)與環境(B)的關係,就是一般出外遊玩時,拍人帶景的照片。
再強調,這邊討論先不考慮光圈景深的問題,先設定為全部都清楚的拍攝。

A與B的距離稱為透視距離(AB)
AB這個3D空間的尺度經過鏡頭鏡片轉成2D的平面影像,會因為鏡頭的焦距不同而在視覺上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前面解釋過鏡頭焦距就是視角也就是視野範圍
在現實的限制下,你手上的相機的感光元件(或稱底片)尺寸是固定的,說限制也就是跟你的荷包能力與舉重能力有關,因為要用大一點的感光元件就是要拿大一點的相機,意思就是說相機會變得又貴又重,就算你是極認真又身體好的高手,跟家人朋友出門遊玩,帶著這樣器材就一點都不有趣了。

好,扯遠了,再回來。

短焦的鏡頭就是廣角鏡,也就是大視角,也就是大視野範圍。比較大視野要收進去固定尺寸的底片,所以勢必要要縮小。 誒,好像是廢話,都是縮小啦,攝影這件事就是把大千世界收進到小小的底片上。這邊是用相對的概念,相對於肉眼視角的焦距大約35mm的鏡頭,更短焦更廣角的鏡頭就是從鏡頭屁股看出去的視野是較肉眼視野更寬廣,例如 21mm的鏡頭就是看得比35mm更廣,所以21mm的視野影像要更縮小才塞得進固定尺寸的底片,請注意,這裏說的縮小不是壓縮唷。

下圖簡單說明: 
A物B物是一樣大小,如上文所以,攝影這件事情就是要把鏡頭前面的3D景物收納到2D底片上。也就是說,藍線範圍內的視野範圍W要經過鏡頭縮小到底片上。就直觀來看,3D變2D就是要少一個空間的維度,所以底片上的影像就是鏡頭前很多個空間切片(如A1, B1...etc)的堆疊。在平面的影像上,我們大腦依然可以靠其中物件的大小,清晰模糊,顏色濃淡,光影明暗來感覺出這張影像的空間感。例如,若照片上看到 A物遠大於B物,那我們會感覺到A物離我們比較近,大小差越多,AB兩物距離感覺會差越遠,雖然實際上AB兩物是一樣大的。廣角鏡會使這個差異變大,反之,望遠鏡會使這個差異變小。

例如:上上面圖二,東東的頭與屁股物理尺寸是差不多大小,經過廣角鏡拍出來的照片,頭就變很大,屁股變很小,整體上看起來就很有空間感的氛圍。

那為何AB兩物本來尺寸一樣大,為何經過鏡頭後會尺寸會變異呢?

回到下圖,空間切片A1與B1都要縮小到底片尺寸大小,在遠方的B物的縮小率就會比在前方的A物還大得多,所以底片上看到的影像A物會大於B物,A物越大就會看起來AB兩物距離越遠。
這個就是廣角鏡會帶來透視感或者叫做誇張透視。




又,那望遠鏡或叫做長焦段透頭又是如何?
長焦段的鏡頭又稱望遠鏡,既然是要看清楚遠方,視野範圍就會比較小,視角也會比較窄,如下圖紅色的部分(鏡頭L)。B2空間切片的縮小率就不會像B1空間切片這樣大,也就是說A2/B2縮到底片上時,差異不會像A1/B1這樣大,也就是說使用了長焦段鏡頭近物(A)與遠物(B)在底片上的差異會比較小,也就是 AB看起來會比較靠近,這就是壓縮感,或稱壓縮透視。



這邊還可以多注意到一點,鏡頭L & 鏡頭W與底片的距離就是焦距的定義,嚴謹地來說是:鏡頭晶片組的光學中心與底片的距離。可以看到鏡頭L的焦距會比鏡頭W來得長,這就是望遠鏡與廣角鏡的不同。

最後小結一下:照片“看起來”會有壓縮感或透視感會需要一些方法,鏡頭的選用是很有效的方法。其他如:鏡頭鏡位,光圈大小,光影分佈都可以強化這樣的效果。最重要還是那一句:為何要拍有壓縮感?又為何要透視感?想表達的觀點(Perspective)是什麼? (可以看看我另一篇很精簡的ㄅㄧ)

透視的討論還有一項常常會被提出來:相機與被攝物的距離,這個又稱物距。物距也會明顯地影響影像透視,例如:當你要拍很遠方的兩個有間隔距離的人,無論你用廣角或望遠鏡牌拍攝這兩個人,照片上都會看起來差不多高,即使一個大人與一個小孩,但是這樣的照片我們不太會有所謂的壓縮感,因為他們都離我們很遠,這兩人之間是壓縮感還是透視感,已經不重要了。
那反過來呢? 離鏡頭很近的兩物,用長焦段可以拍出透視感嗎?
可以,但也不重要了。物體都很近了,你還故意拿長鏡頭拍照,那不就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只能拍到物體的局部特寫,這樣還比啥透視感:)

總之,攝影是看整張照片的內容,器材永遠是最後才需要考慮的東西。 


#這邊還要提到的一個重點:物距越短,景深越淺,就像用手機拍照,可以很靠近拍,也很容易拍出主角清楚又背景模糊的照片,關於景深又是一個大哉問,又是可以嘴上一篇,有機會再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