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7
有沒想過:
同一張照片,在你那邊跟我這看起來顏色不一樣?
在PS/LR上修片修得美得不像話,怎麼放上IG都走鐘了?
這就是色彩管理要做的事情
=======
我想要系列都是我自己日常突然想到某個問題就去問問google大神加上我自己腦袋裡的雜七雜八,隨手記下的筆記,路過的朋友有興趣就自己參考看看,有對有錯就自己判斷,若再有興趣,歡迎討論交流:)
GO!
=======
色彩管理這件事情真的很專業又燒錢,這次的研究想要試著用現有的器材與環境, 打造有庶民特色的色彩管理。
先講結論:
色彩空間
1. adobeRGB > sRGB (20~30%)
2. adobeRGB的綠色明顯比較寬,藍紅色差不多。
螢幕
庶民的電腦/手機螢幕至少要100%sRGB,adobeRGB支援度就看自己的荷包的支援度。
相機設定
1. 懶人:相機就用sRGB+jpg直出,手機直接拍直接用。
2. 想進階點的懶人:用adobeRGB,但要後製轉成sRGB再丟到sns上。
3. RAW檔是沒有空間色彩的,習慣拿單眼相機且用raw做後製的人,沒這個concern。
4. 若現場要直接出圖給客戶:raw+jpg & sRGB。
5. 若不愛用raw,又想要厲害點,那就adobeRGB。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若只是都看結論不看過程細節,沒辦法學到東西的,所以我就繼續研究下去。
(恐怖,慎入)=======
這一天一早突然想到,像我這樣一個喜愛攝影的人,當然要把設備用好用滿,照片影像產生的主力是相機,所以機身的設定更是要用到最好的狀態。(其實我的主力相機是Sony A7M2也用了好幾年了...囧)
稍微有在玩相機的人應該或許都會知道色彩空間(Color Space): adobeRGB > sRGB,但是呢,機身設定sRGB就好,比較通用啦...啦...啦
既然aRGB(adobeRGB)色彩空間比較"大",那為何是sRGB比較通用?
既然有想要晉身為更會嘴砲的攝影師,應該要好好了解這個正確又通俗的問題。
下面這種圖應該很常見,只要問google大神:色彩空間,各式各樣的類似的圖就會出現。
sRGB/aRGB/ProPhoto 這三個三角形面積的大小就是色彩空間,ProPhoto最大,sRGB最小,面積大小的比較應該小學生都看得懂。
再來應該要理解一下三角形後面還有一個圓弧的三角形,裡面綠綠紅紅藍藍的,周圍還有標示380~700。沒錯,這個就是人眼可視波長的範圍,所以這彩色圓弧三角形就是人眼可識別色彩的範圍,這個範圍是大於aRGB與sRGB,局部小於ProPhoto的空間。總之,目前不管是支援sRGB或aRGB的顯示器都還不足以涵蓋人眼看到的色彩空間。
ProPhoto這個色彩空間,雖然數學模型上有這樣的色彩範圍,但是!目前還沒有支援的螢幕(應該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寫這篇文章時,能支援到100% aRGB的螢幕就很秋(ㄍㄨㄟˋ)了,一班老百姓能有100%sRGB的螢幕都很夠了(包括:手機.桌機.筆電的螢幕),所以這邊ProPhoto先不要理它。更何況網路瀏覽器對於色彩管理icc文件支援程度不一,像Chrome與FireFox就不一樣,也就是說不同瀏覽器開的網站照片顏色會略有不同,但是對於sRGB的色彩空間支援是100%的。也就是說,目前我們大多數人每天掛在網路上看到的影像都是sRGB色彩。所以就會有那一句:相機只要設定成sRGB都好啦!
真的是這樣嗎? 我還是想繼續挖下去...
註:若是影像處理專業人,整個色彩管理系統應該至少要滿足aRGB,並朝ProPhoto前進。
回到色彩空間比較圖:我們先專心在sRGB與aRGB比較兩個三角形紅色跟藍色的角落是幾乎重疊,而綠色是差比較多的。這個在後面會提到在做色彩空間轉換時,若沒有ICC文件的指引,同一張照片在sRGB與aRGB的模式下,綠色會差異比較大,詳細後面再說。
這個空間色彩圖上可知aRGB比sRGB的面積大上20~30%
若影像本身一開始產生時(相機or掃描機)是用較寬廣的aRGB模式,以後要在只支援sRGB的螢幕上顯示,色彩轉換的運算有點像數學的內差法,顏色偏離會比較小。反之,若是一開始較小的sRGB模式,那之後要在aRGB顯示器上展現時,就得靠數學運算模擬出接近的顏色有,這個像外差模擬,色彩偏離應該會較多。不過,這偏離多不多,最終還是由觀看的人的眼睛來感覺,軟體跑分的數字差異,這邊就不多討論。
不過,若影像檔案本身沒有夾帶icc文件,那真的會看得出來,尤其是綠色。又,至今日支援aRGB的螢幕也僅限於色彩專業工作者與影像發燒友才會使用,庶民是不會去買來用的。
所以,市面上流傳說:相機機身只要設定sRGB就好。
但是,我要說:都用到單眼了,就用raw檔吧,raw檔沒有色彩空間的問題。
最上游的影像產生階段,能做廣就做廣,先取得寬廣的數位資料,以後要用就有得用,色彩空間的轉換也是簡單的軟體處理,更何況就只是機身上設定,不花錢的,是唄!?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