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鄭桑溪老師的作品是在吳嘉寶老師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相當有趣也富含歷史故事。
先不看照片標題,用吃影像三步驟法來攻略這張作品:
辨認 整理 聯想
燈籠:(日式)的長夜燈,出現在日式神社宮廟的參道兩旁,較舊形式的長夜燈沒有亮。
汽車:(美式)的轎車,在移動中。
前景:貌似(人)影阻擋在鏡頭一側,根據輪廓線推測人影是看向汽車與燈籠。
後景:山
根據整張影像的影調線索,推測拍攝當時應該是黃昏接近晚上,比較昏暗的時間拍攝。
日本人走了,美國人來了,台灣人看著這一切。
這張照片是大約在1950年代鄭桑溪老師在圓山,即當時台灣神宮前所在地,所拍攝的攝影作品。二戰後,日本人撤出台灣,美軍進駐協防台灣。
據說,這前景的人影是按下快門的瞬間剛好有人走過去,鄭老師當時還因此厄婉可惜。不過,這個人影完全是這張作品的靈魂,畫龍點睛。 人影的輪廓線,位置,面積都剛剛好。
日本人離開,美國人來,這一切都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而台灣人只能在一旁看。
(深呼吸...嘆氣)
林信志 於新竹自宅
2018.10.28 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