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 What
整理 How
聯想 Why
從門口進來,可以看到影像排列的陣形是:
兩端各一張影像,中間胖胖的一群是用大小尺寸不一的影像群做2D排列,再利用展場柱子做一個空間分隔的動作。柱子另一邊是刻意地用超大尺寸影像,似乎意圖想與這一邊的影像群做抗衡與呼應。
第一個腦海跳出的是侯鵬暉學長在交大的展覽 (2018, 時光‧拾光, 交大學藝性社團聯展)
一樣的排列陣形: 頭尾各一張,中間一群,最後在一張超大張做總結。
門口近來遇見的第一張影像與音樂QR code和耳機,距離相當靠近。似乎是熱切但不強迫的希望觀賞者可以戴上耳機聽著音樂與作品對話。個人實際體驗後認為有鋼琴的輕音樂這樣是好的,可以幫助消化這展覽影本身帶來的冷硬與匆忙。但是沒有搭配著音樂觀賞展覽也無妨。
我順著作者的邀請戴上耳機與順著音樂節奏,展開與作品的對話。
第一張與最後一張都是面對海邊,色調一個是陰冷晦暗視線不清一個是晴空綠草海洋,
截然不同的心境,顯而易見。
"
雖然在包圍在眾多黑白影像之中,但是這張影像強大的原力明確地將照片群一分為二。
低飽和低彩度,正方形裁切,刻意縮小尺寸的設計使得這張影像不喧嘩卻力量十足。
隔著柱子位在另一個空間的影像雖然與大夥被柱子分開,但憑藉著超大張的氣勢與言之有物的內容成功地跨越空間與大夥前後呼應。大石與人是大小懸殊對比,在視覺上形成注目的刺點。男人帶著女伴(或許是妻子,隱喻家庭或愛情),拿著攝影機對著大海拍照,面對大海這樣的龐然巨大的世界,男人背後有大石這樣沈穩不變的靠山,應該也是無所懼怕。
看完頭, 尾, 最大和最小。我大致把整個展覽區分三塊 1, 2 與 Final (最大張是總結)。
第一區的影像讓我感到僵硬,短暫與迷惘。在這一區,中央大張的影像是一片礫石水泥地,無法吸收東西,事物(知識或生活...etc)沖過去只產生了些泡沫,但泡沫還是會消失。趨光性的飛蟲,慌張逃開的鹿,海邊的鳥與羽毛,讓我感受到不知所措與迷惘的情緒。
下面這張應該是消波塊與沙灘,作者刻意倒置,讓人想到PM2.5的天空與水泥大樓。相隨心生,心中的是苦悶僵硬的,看到的景象也是硬邦邦的都市叢林。
第一區的左下這一張鏡子與其隔壁的第二區雪地分叉路做一個連結的作用,也提示觀者,看著分叉路,現在真的自己走上了這叉路,走進這截然不同的第二區。
快速瀏覽與逐一辨識整理,再與四周的影像做連結想像,這是一場愉快的對話。我感受到作者在視丘學習的初衷與熱情,是現實與理想的兼具的生活態度。
最後再回到這兩張:超小張與超大張的影像:
乾燥花就是視丘:微小卻強大
大山就是在視丘學習:強大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作為以後面對未來的靠山。
門口近來遇見的第一張影像與音樂QR code和耳機,距離相當靠近。似乎是熱切但不強迫的希望觀賞者可以戴上耳機聽著音樂與作品對話。個人實際體驗後認為有鋼琴的輕音樂這樣是好的,可以幫助消化這展覽影本身帶來的冷硬與匆忙。但是沒有搭配著音樂觀賞展覽也無妨。
我順著作者的邀請戴上耳機與順著音樂節奏,展開與作品的對話。
第一張與最後一張都是面對海邊,色調一個是陰冷晦暗視線不清一個是晴空綠草海洋,
截然不同的心境,顯而易見。
位在照片群中間的彩色乾燥花,這張影像尺寸是這次展覽裡面最小的,但也是力量最強大的一張。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雖然在包圍在眾多黑白影像之中,但是這張影像強大的原力明確地將照片群一分為二。
低飽和低彩度,正方形裁切,刻意縮小尺寸的設計使得這張影像不喧嘩卻力量十足。
隔著柱子位在另一個空間的影像雖然與大夥被柱子分開,但憑藉著超大張的氣勢與言之有物的內容成功地跨越空間與大夥前後呼應。大石與人是大小懸殊對比,在視覺上形成注目的刺點。男人帶著女伴(或許是妻子,隱喻家庭或愛情),拿著攝影機對著大海拍照,面對大海這樣的龐然巨大的世界,男人背後有大石這樣沈穩不變的靠山,應該也是無所懼怕。
看完頭, 尾, 最大和最小。我大致把整個展覽區分三塊 1, 2 與 Final (最大張是總結)。
第一區的影像讓我感到僵硬,短暫與迷惘。在這一區,中央大張的影像是一片礫石水泥地,無法吸收東西,事物(知識或生活...etc)沖過去只產生了些泡沫,但泡沫還是會消失。趨光性的飛蟲,慌張逃開的鹿,海邊的鳥與羽毛,讓我感受到不知所措與迷惘的情緒。
下面這張應該是消波塊與沙灘,作者刻意倒置,讓人想到PM2.5的天空與水泥大樓。相隨心生,心中的是苦悶僵硬的,看到的景象也是硬邦邦的都市叢林。
第一區的左下這一張鏡子與其隔壁的第二區雪地分叉路做一個連結的作用,也提示觀者,看著分叉路,現在真的自己走上了這叉路,走進這截然不同的第二區。
走著分岔路來到全然不同的第二區,第二區的影像都動起來了,充滿視覺元素,各種情緒都躍然紙上,不像第一區冷冷的。
根據視覺中央小窩理論,人眼最好最密集的視覺能力在眼球正中央約兩度的極小範圍,所以人總是可以一眼就可以辨認視野中央的影像,加上極搶眼的手形影像,我一眼就看到並辨認出來這影像:這張是原直久老師當年(1980年代)在義大利遊山玩水時用大型相機拍攝的作品,這張作品在去年2017年有在台北的展覽:時間的遺產。
兩個穿戴整齊的老人坐在巷子內並同時看著鏡頭這邊。
作者在這樣影像上加上手的影子,似乎想表達想抓取(或學習)老人的智慧(時間累積下來恆久不變的)。
這一區中有兩張晃動的影像,也是這整組作品唯二的晃動影像。一黑白一彩色,一大一小。
黑白是都會的匆忙,是上班工作的辛苦。
彩色是五光十色遊樂園中的快速流動,右下角還有孩子的臉龐,是家庭旅遊歡樂的時間。(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的快 :D)
匆忙的生活中黑白與彩色誰多誰少,看影像大小就知道。
白色圓形與兩撇葉子:簡單線條造型粗糙質感弔詭影像,讓我想到影像的基本元素。
泡沫與礫石水泥地又再出現,不過已經變小了,也放在下面較不起眼的地方。
飄動的紅色布簾:想到國王的紅色披風,有種神聖偉大的感覺,讓人想再繼續一探紅色布幕的後面。(繼續學習?)
快速瀏覽與逐一辨識整理,再與四周的影像做連結想像,這是一場愉快的對話。我感受到作者在視丘學習的初衷與熱情,是現實與理想的兼具的生活態度。
最後再回到這兩張:超小張與超大張的影像:
乾燥花就是視丘:微小卻強大
大山就是在視丘學習:強大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作為以後面對未來的靠山。
留言
張貼留言